首页

日本女王招口舌奴

时间:2025-05-26 01:43:58 作者:全国妇联等11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六一”庆祝活动 浏览量:11351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王笈 李佳佳)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

9月20日,“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图为“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本次大展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历史,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为形式,汇集100多件/套展品。其中,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北凉石塔”、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六字真言碑”、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圣历碑”、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等多件重量级“国宝”首次亮相上海。

  值得关注的是,敦煌藏经洞文物《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相聚”。《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简称《酒账》,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民俗、手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酒账》被一分为三:一段存于中国;一段流落于日本,后被捐献回中国,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本次大展将《酒账》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包括被称作“万神殿”的西魏第285窟、被誉为“最美飞天”的盛唐第320窟、“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晚唐第17窟、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主要供学术研究、艺术家考察。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让观众走进复制窟,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2月8日夜空将现“木星冲日” 迎来观赏“巨人行星”好时机

“在我们家,相互支持和鼓励是一种传统。当我遇到困难时,家人总是给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传承——郑建宣、郑志鹏父子物理学家传》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谈及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84岁的郑志鹏如是说。

30声枪响,多人受伤 美国费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国否决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一事提问。

涌动澎湃“创新力” 上海“科创土壤”孕育“大国重器”

但就是在这么多的保护措施之下,这种把闭气窒息当“游戏”的危险行为,为何还是会在校园里反复出现?究其原因,与青少年的好奇心、跟风、难以辨别是非等年龄特点,以及某些网络平台的监管存在漏洞分不开。“死亡游戏”虽已明令禁止,但仍有部分博流量的内容创作者上传相关内容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进而模仿;还有一些学生因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无法释放,当出现一种被宣称是“刺激的”“能产生快感的”游戏时,就很容易把它当成舒缓压力的错误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气象联合基金面向粤港澳开放申报

冬捕是獐子岛海参收获的时节,每年仅此一次,已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中一脉相承的传统。獐子岛海参之所以在冬季采捕,是因为冬季天气冷,气温低,水温低海参生长周期更长,参龄更长,这样长出来的海参品质好。其次跟光照时间有关,冬季白天短黑夜长,光照时间短,也有利海参积累营养。(王翕瞳 杨毅 禹瑞斋)

安徽黄山:古村春意浓

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癌。目前主要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辅以化疗。尽管这对防止复发至关重要,但会带来副作用,很多患者会选择停止治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